7月23日,“山东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北方茶园生态工程学术研讨会暨体系年度工作考评会议”在威海举行。山东省农技中心作物二部副部长崔秀峰、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各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部分团队骨干成员等近5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山东省合作经济研究会会长,青岛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山东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李中华教授出席相关活动。
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泰山学者丁兆堂就《北方茶园生态工程的内涵及实施路径》做学术报告,从“生态工程”定位、理论基础、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并表示“生态茶园”是整个茶业链的最前端,抓住了生态,就抓住了茶叶生产的“咽喉”,就抓住了茶叶质量和安全的核心,可以拉动整个茶叶生产向更高层次发展。
威海科润综合试验站长王武闯、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物二部科长李玉胜、山东农业大学韩晓阳依次发言,对加快数字化智慧化应用,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茶园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进行研究指导。
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徐发荣进行开班仪式欢迎致辞。
会议由山东省茶产业技术体系威海试验站站长王林军主持。
李中华在茶产业技术体系考评会上对产业经济岗位2021—2022年度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并指出2022—2023年工作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指导茶叶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组织创新、文化提升。二、强化相关工作站企业品牌建设意识,建立示范茶企。三、指导一二三四产业深度融合,延长茶产业链条。四、开展“谷雨工程”关键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指标及评价。
22日,与会代表赴临港区蔄山镇上善堂、“威海市现代农业产业学院”等观摩学习并进行调研指导和揭牌仪式;
李中华出席参加“山东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暨环翠区清怡茶园品牌发展研讨会”并发表讲话指出继续打造品牌发展,从“乡愁、乡情、乡音、乡土、乡恋”加强文化发展,打造一二三四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好信息产业、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更好的武装、包装、提升园区产业。